热门关键字:
新闻资讯
当前位置 :首页 > 新闻资讯

“六史罕人”王伯敏教授“著作超身”

来源:默闻轩艺苑 作者: 时间:2022-08-27 点击: 481

王伯敏教授“著作超身”


王伯敏致辞    (新华社记者 王小川 摄)

 

  人们常用“著作等身”来形容学术成就,而在20日开馆的王伯敏艺术史学馆里,观众见到了“著作超身”的一幕:上百册专著从地板一直堆到天花板,这座三米多高的“书塔”见证了中国美术史学科带头人王伯敏教授半个多世纪的学术成果。
   


  王伯敏早前先后在刘海粟和徐悲鸿执掌的上海美专和北平艺专求学,并成为黄宾虹的“关门弟子”,长期在中国美术学院任教,一生专研中国美术史,完成了62部专著,著述1600多万字,获得了首届“中国美术终身成就奖”。而20日开馆的王伯敏艺术史学馆,也是国内首座美术史学馆。
   

  《中国绘画史》《中国版画史》《中国美术通史》《中国绘画通史》《中国版画通史》和《中国少数民族美术史》等六部煌煌巨著,给王伯敏赢得了“六史罕人”的美名。其中,《中国绘画史》是新中国建国后第一部出版的美术史,《中国版画史》《中国少数民族美术史》则填补中国美术史研究的空白,《中国美术通史》1987年获得“中国图书奖”。对于学界的赞誉,年近九旬的王伯敏在开馆仪式上表示:“我唯一可以告诉家乡人的是,我没有虚度光阴。”
   

  王伯敏艺术史学馆位于王伯敏的故乡浙江省温岭市,占地1450平方米,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,藏品730多件,均来自王伯敏捐赠,除了本人专著、手稿和书画作品之外,还包括个人收藏,其中多幅书画作品得自齐白石、黄宾虹、潘天寿、沙孟海、李可染等大师名家。而他早年从克孜尔石窟、高昌古城、敦煌等地采集的壁画残片、瓦当残块、彩塑饰件等藏品,也为美术史研究提供了重要史料证据。


栏目列表
随机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