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来整理文稿,竟发现有诗词楹联三五,求教“半唐斋”。兹抄录于下:
其一、联:大川兄有《幽壑寻隐》通幅平而局部奇,山重水复,曲径通幽,云起烟生,水落石出之意境,傍流依山而筑之心愿,摆渡打酒之虚怀,天地之深厚,人生之旷达,皆借苍崖微月,与松烟净钵长留绢素,得天地无言四时行也之妙。建议一楹联,再觅以红木老框,悬置客堂,必可以使客主间少了不着边际客套,有话则长无话则短。在如今快节奏且又平添了许多虚假客套之社会,亦是一寸风雅。联曰:
满目云山凭落墨;
一川烟雨可吟诗。
其二、词:大川兄曾经为我朋友画一小卷《清溪渔隐》,画面清丽,意境幽远,虽是通幅辅以绿色,而不流俗。想数十年前王伯敏先生为我所作《水墨山水》饶有异曲同工之妙。为填小令一阕并序:
大川兄与余同学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浙美之“看吴山庐”,兄所居仅一墙隔也。兄所学人物,山川云树心向往之。某日余求教于兄之府上,伯敏先生曰:“山水之学,在水在墨。”且以所藏唐墨为余示范作《水彭渔舟》册叶,淡宕清空,是为逸品。时大川兄立于侧,不语。二十年后,兄与余同结庐之江,过从甚密,观其近为家奇方家所作山水长卷,毕竟家学渊源,楼台水近,非朋辈所能及矣。为题《忆余杭》赞之:
长忆江湖,
春日凭栏楼上望。
三三两两小渔舟,
山水好清幽。
桨声相约芦花里,
鹭鸟数行飞起。
向来暇想炼朱丹,
莫道水云寒。
其三、《五律 二王吟》:
半唐斋里客,
笔落风波惊。
满纸松烟古,
万山丘壑明。
桐君双水合,
子久一峰横。
冰上飞鸿远,
二王名不轻。
(半唐斋:王伯敏先生书斋名“半唐斋”。二王:王伯敏、王大川。)
其四、《读柏闽诗抄 七绝并注》:
一自天台处士后,
王家泼墨墨光清。
南山修史千秋笔,
西子放歌无限情。
天台处士:项容,天台处士,荆浩《笔法记》云:树石顽涩,用墨独及玄门。
王家泼墨:项容门人王洽,世称王墨,《唐朝名画录》云:王墨者,不知何许人,亦不知其名,善泼时人谓之王墨。
南山修史:王伯敏先生八十寿诞,门人制寿幛“画史南山”以贺。
西子放歌:王伯敏先生著《柏闽诗抄》一卷。